|
|
這一年來超夯的網美景點,山上水道博物館!
最近常常看到超多IG網美在這個地方打卡,是非常夯的約會勝地,剛好水道博物館又再台灣好行山博行線的站點上,所以當然要一起安排進去來朝聖一下這超夯的景點,山博線上的三個知名景點都很值得來走上一趟,也都很適合親子家庭的旅遊。 |
|
|
|
|
|
超熱門的小火車,目前只要有開館的時間都有行駛哦(周二休息)
每天的上午10點發車每半小時一班,中午12:00-13:00休息,最後行駛時間為16:30。
費用的部份有兩種,如果是從大門口坐的話,是繞花園區一周的來回票 票價50,另一種是只想從彌四郎圓環搭回大門口,那就是單乘30元。
每人一票,不分年齡(但未滿3歲不佔位的小朋友,抱著免費) |
|
|
|
水道博物館也有開放毛小孩進入,但是毛小孩不落地,一旁有免費可以使用的推車,可以將毛小孩放在推車上。 |
|
|
|
|
|
水道博物館有超多公共藝術裝置都非常漂亮,很適合拍照,取道好的角度人人都可以是網美。 |
|
|
|
水道博物館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化資產,從建築跟一草一木都是前人花費很多心思建造而成,重點是這邊整理的很好,園區的花草樹木都很打掃得非常乾淨。 |
|
|
|
|
|
|
|
|
|
就連平日的人潮也不少,當天平日去有很多當地人來散步跟很多小朋友來這邊戶外教學,當中也不乏有很多情侶來這邊約會。 |
|
|
|
|
|
為了提供潔淨民生用水,改善衛生環境,1897年臺灣總督府衛生工程顧問威廉巴爾頓(W.K. Burton) 與其學生兼助手濱野彌四郎進行臺南地區的水源、水質的調查,於1912年開始建設臺南水道,以重力排水方式,提供臺南市區民生用水,工期共歷時10年,於1922年完工使用;1982年因烏山頭水庫、曾文水庫與潭頂淨水廠陸續完成而功成身退,見證日治時期衛生工程現代化的發展歷程。 |
|
|
|
|
|
|
|
|
博物館區的建築保存非常良好,舊式的日本建築非常有味道。 |
|
|
|
博物館區的水源取自曾文溪,經唧筒揚水至沉澱池沉澱再送至快濾筒室(B館),經濾材或加藥(加入明礬、曹達藥劑…)過濾等過程,再利用送出唧筒室(C館)將水送至南側山上淨水池內貯水,最後以重力給水方式,供應整個臺南市的民生用水。 |
|
|
|
快濾筒室建於日治時期,主量體為磚造承重牆結構系統的廣間型建築,外側設有扶壁柱增加牆體抗震力。挑高屋頂上的木桁架跨度高達16.3公尺,因此在水平橫樑中間以鋼索增加抗拉力;屋頂挑高是為了排除室內機具所產生的熱氣,除了兩側開了多面窗戶排氣外,屋架則採用太子樓的設計,利用浮力通風原理將熱空氣往室外排出。 |
|
|
|
|
|
很多人都來朝聖拍照的景點,拍起來真的別有一番風味呢! |
|
|
|
快濾筒室主要分為三個區域,包括:中央擺設快濾筒機具的濾過器室、側邊的化學加藥室及後方的試驗室、暗房、消毒室、辦公室等空間。
原水先進入化學加藥室淨水,包括:製造及添加硫酸礬土、蘇打溶液以去除水中細小雜質和微生物。加藥後的原水再輸送至快濾筒室,將水進一步經由濾材過濾潔淨,才輸送到送出唧筒室。 |
|
|
|
|
|
|
送出唧筒室於1922年啟用,主體結構由內側磚牆與外側鋼筋混凝土柱樑框架構成,柱樑框架節點擴大斷面增加剛度,也因此形成了建築外觀的最大特色。上方木桁架為正同柱式桁架,抗拉之吊鞍構件以鋼棒取代常見之木料,並設有維修用天車軌道,內側牆體與立柱多處可見有提升結構強度、韌度之補強鐵板。 整體空間除了主要的唧筒室之外,還包括:設備維修室、凝氣室、火力發電室及變壓器室等,此為提供唧筒機動力的相關設備。
唧筒室內有4組唧筒機,由濾過器室快濾後的清水,會先匯集到北面的第二唧筒井進行水量調節,之後藉由此處的唧筒機,將水輸送至地勢較高的淨水池區。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花園區東南側規劃藝術花園,園區遍植各種草花及灌木,山仔頂大道旁整排玉蘭花,營造出繽紛多彩的視覺景觀,當然也要來拍張照片XD |
|
|
|
山上水道博物館真的是全家大小一起來遊玩的好地方,難怪可以在這一兩年那麼夯,園區超大已外又整理的很乾淨,小朋友可以盡情的奔跑,空氣也很好,又有很多拍照的好景色,非常推薦!! |
|
|
|